一点水、一点糖、一点发粉,经过加热竟可以膨成好大一块糖饼,这就是神奇有趣的古早味零嘴「膨糖」,听说台南街上还有这样的古味小摊呢! 膨糖自己做!
料理步骤
1

先在汤杓上加入一大匙的白砂糖或二砂糖,然后加少量的清水、水量只要够把糖蘸湿即可,别把汤杓都装满囉!
发粉有分好几种,要做膨糖要用小苏打粉才行。
2

瓦斯炉开小火,将汤杓里的糖煮开成液状,当糖浆颜色转褐色,且表面泡泡由大转小时就差不多了。
为测试糖浆是否煮得够热,可用免洗筷蘸少许糖浆滴到事先准备好的冷开水里,如果在水中没有立刻结成珠状,就要继续加热。
3

将汤杓从火源上移开,用竹筷或小匙取少量的小苏打粉。再将小苏打粉加入已离火的汤杓中并快速搅拌。
慧雪老师重复试验多次,发现小苏打粉的分量抓最小量匙的四分之三小匙刚刚好。
4

如果顺利的话,这时液状糖浆会开始凝结并向上膨起,记得在膨糖完全成形前要抽出筷子,否则成品就会有个丑丑的小洞喔!
这里又有另一个重要关键了,慧雪老师后来发现只用一根筷子容易失败,把三根筷子绑成一把来搅拌,成功机率会大增。
5

发好后的膨糖会黏在汤杓上,直接抠绝对会碎掉,要把汤杓拿回到炉火上烘烤一下汤杓底部教较易完整取下。
膨糖甜度高、单吃很容易腻,搭配黑咖啡或无糖茶类很对味喔!
清理汤杓免烦恼!
如果汤杓黏满硬掉的糖浆,你可以把汤杓底部用炉火烤一烤,等硬糖浆软化再冲热水,或是直接在汤杓里加七分满的清水,再拿到炉火上加热,硬糖浆会慢慢化成糖水,最后倒掉糖水冲干净即可。一趟实验下来,阿梅洗了十几次汤杓,听我的就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