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除了知名的「一兰拉面」以外,其他日本拉面名店如「面屋一灯」、「屯京拉面」、「凪NAGI」、等,纷纷来台驻点,全台掀起了一股拉面热,不必大老远飞去日本,就能享用道地美食。拉面身为日本国民美食,包含了不少日本的饮食文化及礼仪,这次小编整理了入门级的重点,一起来了解拉面文化吧! ➣推荐阅读:
日式拉面其实源自中国?经典口味有这些…
日本的拉面文化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
一、先认识拉面的好朋友! 日本人在享用拉面时,也有不少必备的「配菜」,最常见的拉面好朋友就是「日式煎饺」了,煎饺在日本拉面店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,如果煎饺做得好吃,也会帮拉面店大加分呢! 日式拉面也会搭配白饭、炒饭同食,有些吃法会将拉面吃完,留下部分汤底,将白饭加入食用,这样的吃法叫做
「拉面饭」。日本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吃法,例如在和歌山的拉面店,桌上都会备有水煮蛋及当地的乡土料理「鲭鱼押寿司」一起食用。
对日本人来说,煎饺是完美的配菜,如果拉面店的煎饺做的好吃,也会大加分!
二、拉面店早期没有女性光顾? 早期的拉面店大多空间狭窄,座落在高架桥下、巷弄间或路边,顾客普遍是底层劳动者或男性,独身女性几乎不会前往用餐,一方面是日本女性对注重形象,认为在拉面店吃饭「不够优雅」,独自用餐也容易尴尬;一方面是过去保守的日本社会,认为女性到这样的场合是「抛头露面」,座位狭窄容易和他人接触碰撞「不得体」。 随着时代演进,保守观念松动,女性单独外出用餐的情况显得平常,拉面店的定位也逐渐改变,装潢更为舒适,让女性或一般家庭愿意光顾;也有拉面店将店内格局设计成个人隔间,让顾客用餐时保有隐私,独身女性也能安心用餐。
过去拉面店其实是男性或底层人民的专属休憩所,女性很少在此用餐。
三、吃拉面要发出声音? 常听说,在日本吃拉面发出声音是表示美味、赞叹拉面师傅的手艺的「礼仪」,安静食用反而失礼?其实在国际化社会之下,各国文化相互交流,早就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了,顺其自然就好,若真的要表示感谢,不妨在用餐完离开前,向师傅说一声「谢谢招待」吧!
吃拉面到底要怎么吃才不失礼呢?
四、把汤喝完是一种礼仪? 日本拉面最精华的部分是汤头,各地特色拉面的差别也在此,可以说「汤头是拉面的灵魂」,故有「把汤喝完是对拉面师傅的尊重」这样的说法,不过其实日本拉面的汤头味道偏重,许多时候还会搭配白饭或小菜食用,也有地方文化认为一定要留下部分汤底,表示自己的「慷慨」之意,所以下次去吃拉面的时候不一定真的要把汤全部喝光,只要配合自己的口味就好。
汤头是拉面的精华。撷图自Serious Eats。
五、拉面的面量很少?「替玉」是什么? 「替玉」(替え玉)是日文「加面」的意思。道地的拉面店,原始面量不会放太多,一份大约120g,因为拉面浸烂会影响口感,店家会建议或主动询问顾客是否需要「替玉」,让客人享用到软硬适中的面条。另外提醒,一般拉面店只提供加面服务,加汤需要额外收费,所以不要急着把汤喝完!
加面称作「替玉」(替え玉)。
六、拉面店只提供冰水? 日式拉面店一定会提供冰水,用以缓和浓郁的汤味。其实日本餐厅提供冰水是基于对顾客的尊敬。早期冰块取得不易,冰水通常只用来招待贵宾,富有敬重的意涵;延伸至今,店家认为招待冰水更能表现用心招待的心意。怕冷的人也不必担心,冬天里日本室内都会开暖气,若真的想喝热饮,可以直接点用,毕竟日本店家多半不会准备温热的水,强要店家提供会造成小小的困扰。
不只是拉面店,为什么日本餐厅常常只提供冰水?
七、筷子有专门的规矩 将筷子直插进食物中在东方社会大多有不敬或祭拜死者的意味,日本人亦不喜欢将筷子平放碗上,许多长辈也会视为不礼貌行为,通常都会将筷子放在筷架上休息;此外,也不可以用筷子相互传递食物,应该放入对方的食器中,以免失礼。
和台湾一样,日本人也有筷子专门的使用及休息规矩。 初步了解拉面文化后,无论在日本或台湾的拉面店,就能吃得更讲究,体会日式饮食文化的魅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