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果酱有这么多种?口感、甜度都不同,你最爱哪一种?
果酱的分类 在台湾几乎是任何水果糖渍熬煮后都称为果酱,我们似乎给它就定义那么一个说法。在欧洲,蔬果糖渍后的不同呈现均有不同的命名,如此明白而细致的分类,显现了果酱这门加工艺术在欧洲的风行程度,那必须是深度涉入生活才能产生的。尤其法国,熬制果酱是全民运动,就像我们在春末青梅结果,总要渍一瓮梅,以收藏这年度的春天气息一样。 做果酱可以简单,可以复杂。抱着探究一种果物保存的方式,我们一起玩味台湾四季的水果风情。
➤Jelly 果凝
舍弃果肉不用,以果汁、糖、柠檬汁混合熬煮,透过果汁的丰富果酸与果胶凝结成剔透的晶冻状, 口味清净,甜味明显,果色明亮的果凝可单独视为甜点。
含糖量大约100%。
➤Spread 抹酱
以鲜奶油、牛奶等奶制品或蛋为介质与风味来源,调和蔬果、香料经过长时间熬煮至水分蒸发而成的抹酱,质地厚稠,风味浓郁,甜咸滋味均有。
➤Conserve 糖渍水果
通常是用多种水果一起熬煮成如果酱般的口感,再调和糖、坚果或葡萄干等果干让风味更丰富的食材。
通常含糖量约为60%~70左右。
➤Jam/Confiture 果酱
英文(Jam)与法文(Confiture)均指果酱。将水果捣碎或者切块,不保留原形,与糖、柠檬汁熬煮释出果胶产生凝结,质地易于推抹,果酱成品吃得到果粒或果丁。
含糖量约80%~120%,但这对台湾人口味来说过于甜腻,含糖量大约降至50%~65%是台湾人最能接受的甜度。
➤Conpote 糖煮水果
以水果、糖与水,低温慢火熬制而成,相较于果酱,糖的使用量要低得多,
含糖量约占30%~ 40%,保留了完整的水果样貌,最常做为甜点装饰。我们在超市或蛋糕装饰上常见的水蜜桃与樱桃,便属这类。因为甜度低,水分多,所以保存期限很短,约一周左右。
➤Marmalade 柑橘类果酱
让我又爱又恨的Marmalade,指的是以柑橘类水果熬制成的果酱,需要保留至少三分之一的果皮, 果皮能散发浓烈的果香,让果酱滋味大好。Marmalade适合久藏,愈陈愈香,
含糖量大约70%~ 100%。
➤Preserve 蜜饯
原来是糖渍鲜果的意思,后来称为蜜饯。台湾做法大都是将水果日晒后,以浓糖浸渍或煮熟灭菌的方式,减少水分,让糖渗入果实中,调味也耐保存;欧洲多半将煮熟的水果浸渍在糖浆保存。
糖度更低,约占25%左右。
蜜饯的由来
「蜜饯」,甜蜜的饯别:「蜜饯」一词起源于台湾。日据时代,日本人原就嗜甜食,到了台湾深深着迷于台湾的各种糖渍水果;当他们要离开台湾的时候,大都会以这类糖渍水果做为离别时的礼物,因此便称为甜蜜的饯别,后遂简称「蜜饯」替代糖渍鲜果。这是我认为最浪漫的食物命名了, 蕴含了无限的浓情蜜意。
台湾人一般只熟悉Jam果酱,其实还有很多不同种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