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人都有在搜集过去台湾的老碗盘,但这些老碗盘搜集后通常是进展示柜被「供」起来,失去原先用途,而在饭店台菜餐厅任职的主厨王永宗,将料理盛装在自己收藏的老碗盘,复刻老台菜的样貌,也将台菜文化传承给新一代的厨师。
随着人们对台湾文化的重视,过去在这块土地上所使用的碗盘也有许多人在收藏。 老碗盘当然要被珍藏,但在被珍藏的同时却也失去了做为「食器」的用途,然而对台北福华蓬莱邨主厨王永宗来说,收藏的老碗盘就是要拿来盛装精心烹调的台菜,让菜肴与碗盘相互辉映,使人们看到菜肴端上桌时会有所感动。 一句话开启契机 谈到收藏契机,王永宗谈到之前在料理老菜色时,特别选用餐厅库存较有年代的盘子,当装盘完成时,厨房资深的老师傅突然惊叹:「这道菜我已40年没看过了。」王永宗理解老师傅不是单指菜,而是指与盘子组合起来的成果,这带给他很大的冲击,再加上之前研究台菜时,发现过去台湾有许多碗盘相当美丽,因此在2012年开始收藏老碗盘,而他一开始就知道他不会只欣赏,而是要让这些历经风霜的食器,再一次盛装菜肴,重现台菜风华。 一窥台湾经典老碗盘 战后初期饭碗
饭碗是王永宗收藏台湾老碗盘的起点,也是许多人最常见到的,甚至许多人家中至今仍有一、两个老饭碗。王永宗收藏的饭碗,彩绘图案各有不同,当时对于彩绘着重碗外而非碗内,而若是有压印纹路更是少见。 鱼纹盘
这是王永宗认为收藏的老碗盘中,最为古早的其中之一,制作时间可能在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初期,简单的笔画勾勒出鱼的轮廓,鱼鳞使用淡蓝色与粉色描绘,周围的水草使用青花描绘,而当时绘有鱼类的碗盘比例不少,因其带有「年年有余」、「吉庆有余」的寓意。 葡萄盘
蔬果也是过去台湾碗盘的彩绘题材之一,绘有成串的葡萄可能是象征旺盛的生命力与「多子多孙」的延伸意涵,通常会放寿桃或面线等祝寿的菜肴搭配,王永宗特别介绍这块盘子是因有补钉的痕迹,过去碗盘相当珍贵,因此若损坏会请人整修,这也象征勤俭的台湾精神。 松树盘
王永宗推测这块松树盘的彩绘风格,是受到日本画的画风影响,而松、竹、梅并称「岁寒三友」,是常见的碗盘彩绘主题。王永宗表示,此松树盘也因构图的布局是向外扩散,让摆盘时好发挥,通常他会放炸物类的菜在松树盘上。 贴印花盘
到了1970年代,人工彩绘的风气渐消,改为贴印在碗盘的制作形式,而图案也朝向传统中国文人山水画的风格,这类型的盘子正好是王永宗入行的年代,他通常是使用在冷盘上,让客人在夹菜时能逐渐看到盘中的精美图案。 烧炭火锅
王永宗的收藏不侷限碗盘,也包含其他食器,像这个烧炭火锅在过去瓦斯炉还没发明的年代,吃火锅要用炭火加热,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。 菜肴与食器搭配仔细推敲 不像现代人吃美食前,先让手机吃(拍照),过去相机不普及且又用底片,拍人都不够用,更何况拍菜,使过去留下关于菜肴与食器的照片少之又少,王永宗为了要推敲出过去菜跟碗盘如何搭配,先是问老师傅,但大多数老一辈厨师早已忘记。他后来靠著翻遍文献与史料,大致找出一些答案,而料理人的职业直觉,对找答案也有帮助,例如比较干的菜就用比较浅的盘子,而湿的菜肴则用较深的盘子,菜与碗盘的颜色也要搭配。
使用老碗盘装着复刻老台菜的菜肴上桌,客人多半发出惊叹「盘子是从哪里来?」后,经由他解释原来这些食器是过去「正港台湾制造」,让客人进一步认识台湾料理文化与历史,是王永宗深感满足的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