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二月韭菜最好吃!叶片越长、越粗越香甜?

韭菜的适应性佳,全台许多地方都有种植,种一次可以收割约8∼9次,因此「韭」隐含着「九」、「久」的意义。韭菜营养价值高又有丰富的纤维质,是许多人喜欢的食材,但却因为韭菜内的硫化物质散发出独特辛呛气味,以及俗称「壮阳草」、「起阳草」的缘故,部分出家人或吃素者将它视为荤食类食材,避免食用。 先知道!韭菜的小知识 种植特性 韭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初次种植后,需经过半年才可收获,采收韭菜时并不是连根拔起,而是从茎部割断,留下根部及前段的茎部让它继续生长。除第一次收获需要较久的时间,之后每隔50~60天(2个月)就能再度采收,总共大约可以循环收获两年,即九次左右。 2~3年之后,由于土地中韭菜所需要的养分已被吸收殆尽,韭菜产量下降,因此会改种其他作物(一般而言,种稻米者为多数),其他作物种植两年蓄积养分后,即可再度种植韭菜。 产季 基本上韭菜一年四季皆可栽培,但农历二月是普遍认为最适合韭菜生长的季节,因为春天时温度不高、且日照长度适中,韭菜生长速度的会比夏天时来的较为缓慢些,相对地,养分也吸收得更加充足,因此这时的韭菜长得最好且特别香甜,才会有「一月葱、二月韭」的说法。 分布 全台各地种植韭菜的地区非常多,最主要的产区在桃园县大溪镇、花莲县吉安乡、台中市清水区和彰化县埔盐乡、溪湖镇及二林镇等地。大溪镇及吉安乡的韭菜产区以叶用的青韭为主,台中、彰化地区则是青韭、韭黄、韭菜花苔都有种植。 韭菜还有这些种类... 一般来说,青韭、韭黄及韭菜花只会择一种植,并不会有同一块地又种青韭又取花苔的情况,以免营养成分分散流失。 韭菜田
以一般日照方式栽培出来的韭菜为绿色的青韭,以食用茎叶部为主。这种叶用韭菜又分吕宋种、大叶种及小叶种等,虽说吕宋种是目前台湾较种植的品种,但又依品种栽种分化的不同,会有些微的生长差异。 韭黄田
韭黄品种也以吕宋种为多,但种植过程则与青韭大不相同:必须等青韭初次采收后,将留下的根茎部以黑色遮光罩进行遮蔽日光与软化处理,让韭菜吸收不到阳光、无法进行光合作用,因此就不会呈现青绿色,也难以长出强韧的纤维质,这样一来就会长成黄叶且口感软嫩的韭黄。 韭菜花田
市面上俗称的韭菜花指的是韭菜的「花苔」,生长在韭菜叶之中。这种取花苔用的韭菜多为年花种,只取花苔、并不食用韭菜叶,跟一般常吃的「韭菜」品种大不同。由于采花苔相较于采青韭,所需的时间及人力成本较多,因此在经济效益下,目前种植韭菜花苔的地区并不多。